你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企业管理培训 > 企业内训 > TQM-全面质量管理-上海工慧企业管理
学习对象
总经理、副总经理、质量部经理、生产部经理;
课程目标
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意识
学习TQM管理原理
学习TQM的现场品质控制
学习TQM的基本手法
学习QCC品管圈
课程内容
第一讲:质量管理概述
1、质量管理百年历程
2、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
3、如何认识质量
3.1质量的三要素
3.2 商品质量3.2.1 质量的基准3.2.2 产品标准是谁制定的3.2.3 等级与级别3.2.4 有关商品质量的要素3.2.4.1企划质量3.2.4.2设计质量3.2.4.3制造质量3.2.4.4售后服务质量
3.2.5 顾客满意度
3.3 过程的质量3.3 .1初期流动管理3.3 .2有关成本、效率的要素
3.4 社会的质量
3.5质量和成本3.5.1质量成本和效益的关系
4、必须澄清的错误质量假设
5、必须确立的正确的质量意识
6、如何认识质量管理
7、TQM时代的来临
7.1从不稳定的质量抓起7.2实施PDCA管理循环7.3目视管理实施7.3看板管理实施
8、美国式TQC与日本式CWQC
9、TQC与TQM的比较
1、TQM企业与非TQM企业
11、TQM之解析
12、TQM之权威定义
13、TQM之基本要求
14、戴明主要思想理念—管理十四要点
15、戴明式公司与一般公司的比较
16、如何提高员工质量意识与制定 质量管理的方针
17、“三按”、“三检”、“三大控制”
※ 第二讲:质量成本分析
1、质量经济性管理
1.1质量至善论1.2质量成本论1.3质量效益
2、质量损失函数分析
2.1提供最前沿的损失理论:偏离目标即为损失
3、质量经济性的基本概念
3.1案例分析:两种产品分布下的质量经济性优劣比较
4、质量水平及其经济性
5、质量水平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变化关系
6、提高质量水平的方案
7、各阶段提高质量经济性的途径
7.1设计阶段7.2制造过程阶段7.3产品使用过程阶段
8、质量成本的分类
8.1 预防成本8.2 评估成本8.3 失败成本
9、质量成本分析方法
1、质量成本控制方法及优化方案
11、降低质量成本创造利润的案例分析
12、质量指标体系与质量信息处理
12.1企业内部的质量指标体系12.2质量信息重要度分类及处理12.3重大质量问题的登记制度12.3.1 重要质量问题判断基准12.3.2 重要质量问题登记与处理12.3.3 全公司重要质量问题会议12. 4 重要质量问题对策进度管理12. 5 全公司重要质量问题的解除12.6案例分析
※ 第三讲:企业质量经营1、企业经营的两个模型2、全面质量经营大道2.1大“道”的深刻内涵2.2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2.3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全面质量经营的关系2.4课程给我们的思考与启发是什么???
※ 第四讲:质量管理实务
1、企业的质量管理组织1.1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其特点1.2质量责任制(质量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)1.3企业推行TQM的负责人和部门的人选1.4企业的会议体制
1.5产生改善的组织(标准是管理的基础,但只凭标准化不能有效运营组织)
1.6质量组织管理
2、质量培训工作2.1在企业的教育培训2.1教育培训的方法2.2质量教育2.3质量教育的对象和内容2.4质量教育的实施2.5相关公司的质量教育2.6在质量教育的实施中应留意的事项
3、质量计划
3.1企业质量管理工作计划3.2产品质量计划
4、标准化工作
4.1有关重复的活动4.2两种标准4.3标准化的效用4.4标准管理4.5标准的管理5、计量理化工作6、质量信息工作7、质量目标管理
8、产品设计开发的质量管理8.1源头管理—质量管理重点转移(设计的金字塔原理)8.2大量收集分析信息
9、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9.1 5S活动9.2工序管理9.2.1工序技术标准9.2.2管理工序图或QC流程图9.2.3作业标准
9.2.4检查标准 9.3工序检查9.4操作者的技能培训9.5重点工序的管理9.5.1重点保证安全工序的管理9.5.2曾发生过问题的工序管理9.5.3有变动的工序管理9.6工序改进9.6.1工序分析,找出问题9.6.2改进的种类和程序9.6.3防止再发生9.7工人的自主检查9.7.1自检的重点9.7.2内控标准9.7.3对自主检查结果的确认9.7.4全数检查的质量保证体系讨论:目前企业的做法9.8 工序监督9.8 .1工序监督的目的和任务9.8 .2工序监督的种类和频度9.8 .3工序监督的实施9.8 .4注意事项9.9不良品处理9.1 设备、工装夹具和计量器具的管理9.11日常管理的开展方法9.12案例分析1、 原材料、外协件的质量管理1.1采购和外协件管理的基本方针1.1.1 日本企业的“买方与卖方的质量管理1项原则”1.1.2 日产公司的采购方针1.2 选择协作厂与双方签订合同1.2.1 选择协作厂1.2.2 采购基本合同和质量保证协议书1.3协作件质量信息管理及索赔处理1.3.1 流程图1.3.2 外协件的质量索赔1.4协作件的自主保证认证制度1.4.1 对自主保证协作件的认证1.4.2 对自主保证协作件的管理1.4.3 对自主保证协作件认证的解除1.5主机厂与协作厂之间的组织与活动1.5.1 组织1.5.2 主机厂对协作厂的诊断与指导1.5.3 组织学习和沟通信息1.5.4 对协作厂的表彰制度1.6 案例分析11、销售服务的质量管理11.1销售部门是质量管理的入口与出口11.2 市场需求与顾客满意度调查11.2.1 市场需求的调查11.2.2 顾客满意度调查11.2.3 市场信息的及时反馈11.3推销计划与商品知识11.3.1 推销计划的制订11.3.2 产品知识的培训教育11.3.3 推销成败分析11.4 售前售后服务11.4 .1 使用说明书11.4 .2 对顾客的教育培训11.4 .3 安装调试11.4 .4 索赔处理11.5搬运、包装、储存11.6案例分析※ 第五讲:质量改进
1、质量改进的流程
1.1现场质量问题的发掘
1.2问题点的提出
1.3日本质量常胜的法宝:QC小组活动、改善提案制度
1.4解决问题的两种程序:问题解决型、课题达成型
1.5质量问题的分析手法:鱼骨图、关联图、系统图
1.6探求质量问题解决的方法:系统图
2、质量诊断2.1诊断什么2.1.1关于经营活动的诊断2.1.2关于改善活动的诊断2.1.3关于维持活动的诊断2.2诊断的实施2.2.1诊断的实施时期2.2.2诊断的注意事项
2.2.3方针目标的管理
2.2.4质量工具的应用
2.2.5质量管理体系的诊断2.3经营者、部门负责人诊断的意义3、持续的改善3.1 所谓改善3.2改善的推进方法3.2 .1 对于质量问题不足的改善3.2 .2 对于效率问题——过剩、浪费的削减
3.3质量改善的基本问题3.3.1 PDCA循环的陷阱3.3.2 问题是什么3.4 QC的角色4、经营革新4.1带来经营革新的事物4.2革新和改善的关系及区别4.3质量经营—日常管理、持续的改善、经营革新5、QCC品管圈
5.1QC小组类型及其特点
5.2如何选择改善课题
5.3现状调查的要领及注意事项
5.4设定目标的步骤、原则和方法
5.5原因分析的要点,如何确定要因
5.6如何制定有效对策并实施对策
5.7效果检查的目的和方法
5.8如何将改善措施进行标准化并进行推广
5.9 QCC活动总结
5.1统计工具在各个阶段的应用
※ 第六讲:TQM管理的常用方法-QC七大手法
1、鱼骨追原因
2、查检集数据
3、柏拉抓重点
4、直方显分布
5、散布看相关
6、管制找异常
7、层别作解析
※ 第七讲:TQM管理的1大支柱
1、量产性评价
2 、作业指导书 3、过程控制
4、检查管理 5 、再生材料管理
6 、长期在库品管理 7 、4M 变更
8 、异常管理 9 、品质月报
1、纠正与预防措施
※ 第八讲:TQM与6sigma
1、六西格玛——“零缺点”质量
2、六西格玛特点
3、六西格玛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法简介
4、六西格玛项目案例探讨
5、学员交流与互动
第九讲:质量文化的建设
1、质量文化的内涵
2、奖励制度
3、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作用
TQM-全面质量管理-上海工慧企业管理
信息来源:工慧企业管理服务外包网更新时间:2017-5-31浏览量:602字体大小:大 中 小
学习对象
总经理、副总经理、质量部经理、生产部经理;
课程目标
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意识
学习TQM管理原理
学习TQM的现场品质控制
学习TQM的基本手法
学习QCC品管圈
课程内容
第一讲:质量管理概述
1、质量管理百年历程
2、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
3、如何认识质量
3.1质量的三要素
3.2 商品质量3.2.1 质量的基准3.2.2 产品标准是谁制定的3.2.3 等级与级别3.2.4 有关商品质量的要素3.2.4.1企划质量3.2.4.2设计质量3.2.4.3制造质量3.2.4.4售后服务质量
3.2.5 顾客满意度
3.3 过程的质量3.3 .1初期流动管理3.3 .2有关成本、效率的要素
3.4 社会的质量
3.5质量和成本3.5.1质量成本和效益的关系
4、必须澄清的错误质量假设
5、必须确立的正确的质量意识
6、如何认识质量管理
7、TQM时代的来临
7.1从不稳定的质量抓起7.2实施PDCA管理循环7.3目视管理实施7.3看板管理实施
8、美国式TQC与日本式CWQC
9、TQC与TQM的比较
1、TQM企业与非TQM企业
11、TQM之解析
12、TQM之权威定义
13、TQM之基本要求
14、戴明主要思想理念—管理十四要点
15、戴明式公司与一般公司的比较
16、如何提高员工质量意识与制定 质量管理的方针
17、“三按”、“三检”、“三大控制”
※ 第二讲:质量成本分析
1、质量经济性管理
1.1质量至善论1.2质量成本论1.3质量效益
2、质量损失函数分析
2.1提供最前沿的损失理论:偏离目标即为损失
3、质量经济性的基本概念
3.1案例分析:两种产品分布下的质量经济性优劣比较
4、质量水平及其经济性
5、质量水平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变化关系
6、提高质量水平的方案
7、各阶段提高质量经济性的途径
7.1设计阶段7.2制造过程阶段7.3产品使用过程阶段
8、质量成本的分类
8.1 预防成本8.2 评估成本8.3 失败成本
9、质量成本分析方法
1、质量成本控制方法及优化方案
11、降低质量成本创造利润的案例分析
12、质量指标体系与质量信息处理
12.1企业内部的质量指标体系12.2质量信息重要度分类及处理12.3重大质量问题的登记制度12.3.1 重要质量问题判断基准12.3.2 重要质量问题登记与处理12.3.3 全公司重要质量问题会议12. 4 重要质量问题对策进度管理12. 5 全公司重要质量问题的解除12.6案例分析
※ 第三讲:企业质量经营1、企业经营的两个模型2、全面质量经营大道2.1大“道”的深刻内涵2.2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2.3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全面质量经营的关系2.4课程给我们的思考与启发是什么???
※ 第四讲:质量管理实务
1、企业的质量管理组织1.1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其特点1.2质量责任制(质量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)1.3企业推行TQM的负责人和部门的人选1.4企业的会议体制
1.5产生改善的组织(标准是管理的基础,但只凭标准化不能有效运营组织)
1.6质量组织管理
2、质量培训工作2.1在企业的教育培训2.1教育培训的方法2.2质量教育2.3质量教育的对象和内容2.4质量教育的实施2.5相关公司的质量教育2.6在质量教育的实施中应留意的事项
3、质量计划
3.1企业质量管理工作计划3.2产品质量计划
4、标准化工作
4.1有关重复的活动4.2两种标准4.3标准化的效用4.4标准管理4.5标准的管理5、计量理化工作6、质量信息工作7、质量目标管理
8、产品设计开发的质量管理8.1源头管理—质量管理重点转移(设计的金字塔原理)8.2大量收集分析信息
9、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9.1 5S活动9.2工序管理9.2.1工序技术标准9.2.2管理工序图或QC流程图9.2.3作业标准
9.2.4检查标准 9.3工序检查9.4操作者的技能培训9.5重点工序的管理9.5.1重点保证安全工序的管理9.5.2曾发生过问题的工序管理9.5.3有变动的工序管理9.6工序改进9.6.1工序分析,找出问题9.6.2改进的种类和程序9.6.3防止再发生9.7工人的自主检查9.7.1自检的重点9.7.2内控标准9.7.3对自主检查结果的确认9.7.4全数检查的质量保证体系讨论:目前企业的做法9.8 工序监督9.8 .1工序监督的目的和任务9.8 .2工序监督的种类和频度9.8 .3工序监督的实施9.8 .4注意事项9.9不良品处理9.1 设备、工装夹具和计量器具的管理9.11日常管理的开展方法9.12案例分析1、 原材料、外协件的质量管理1.1采购和外协件管理的基本方针1.1.1 日本企业的“买方与卖方的质量管理1项原则”1.1.2 日产公司的采购方针1.2 选择协作厂与双方签订合同1.2.1 选择协作厂1.2.2 采购基本合同和质量保证协议书1.3协作件质量信息管理及索赔处理1.3.1 流程图1.3.2 外协件的质量索赔1.4协作件的自主保证认证制度1.4.1 对自主保证协作件的认证1.4.2 对自主保证协作件的管理1.4.3 对自主保证协作件认证的解除1.5主机厂与协作厂之间的组织与活动1.5.1 组织1.5.2 主机厂对协作厂的诊断与指导1.5.3 组织学习和沟通信息1.5.4 对协作厂的表彰制度1.6 案例分析11、销售服务的质量管理11.1销售部门是质量管理的入口与出口11.2 市场需求与顾客满意度调查11.2.1 市场需求的调查11.2.2 顾客满意度调查11.2.3 市场信息的及时反馈11.3推销计划与商品知识11.3.1 推销计划的制订11.3.2 产品知识的培训教育11.3.3 推销成败分析11.4 售前售后服务11.4 .1 使用说明书11.4 .2 对顾客的教育培训11.4 .3 安装调试11.4 .4 索赔处理11.5搬运、包装、储存11.6案例分析※ 第五讲:质量改进
1、质量改进的流程
1.1现场质量问题的发掘
1.2问题点的提出
1.3日本质量常胜的法宝:QC小组活动、改善提案制度
1.4解决问题的两种程序:问题解决型、课题达成型
1.5质量问题的分析手法:鱼骨图、关联图、系统图
1.6探求质量问题解决的方法:系统图
2、质量诊断2.1诊断什么2.1.1关于经营活动的诊断2.1.2关于改善活动的诊断2.1.3关于维持活动的诊断2.2诊断的实施2.2.1诊断的实施时期2.2.2诊断的注意事项
2.2.3方针目标的管理
2.2.4质量工具的应用
2.2.5质量管理体系的诊断2.3经营者、部门负责人诊断的意义3、持续的改善3.1 所谓改善3.2改善的推进方法3.2 .1 对于质量问题不足的改善3.2 .2 对于效率问题——过剩、浪费的削减
3.3质量改善的基本问题3.3.1 PDCA循环的陷阱3.3.2 问题是什么3.4 QC的角色4、经营革新4.1带来经营革新的事物4.2革新和改善的关系及区别4.3质量经营—日常管理、持续的改善、经营革新5、QCC品管圈
5.1QC小组类型及其特点
5.2如何选择改善课题
5.3现状调查的要领及注意事项
5.4设定目标的步骤、原则和方法
5.5原因分析的要点,如何确定要因
5.6如何制定有效对策并实施对策
5.7效果检查的目的和方法
5.8如何将改善措施进行标准化并进行推广
5.9 QCC活动总结
5.1统计工具在各个阶段的应用
※ 第六讲:TQM管理的常用方法-QC七大手法
1、鱼骨追原因
2、查检集数据
3、柏拉抓重点
4、直方显分布
5、散布看相关
6、管制找异常
7、层别作解析
※ 第七讲:TQM管理的1大支柱
1、量产性评价
2 、作业指导书 3、过程控制
4、检查管理 5 、再生材料管理
6 、长期在库品管理 7 、4M 变更
8 、异常管理 9 、品质月报
1、纠正与预防措施
※ 第八讲:TQM与6sigma
1、六西格玛——“零缺点”质量
2、六西格玛特点
3、六西格玛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法简介
4、六西格玛项目案例探讨
5、学员交流与互动
第九讲:质量文化的建设
1、质量文化的内涵
2、奖励制度
3、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