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企业管理培训 > 企业内训 >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解析与企业应对实务-上海工慧企业管理
学习对象
课程目标
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解析与企业应对实务(北京,12月12日)
课程内容
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解析与企业应对实务(北京,12月12日)
【培训日期】28年12月12日下午半天
【培训地点】北京
【课程背景】
自去年27年12月7日通过《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》后,有关这一职工福利的话题就一直没有停止过。28年9月18日 , 《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》在万众期待下终于发布了,也引来了无数的关注和议论,《实施办法》 明确了新员工入职后年假的计算方式、离职员工年假工资的计算问题、员工自愿放弃年假的处理等一系列的问题。《实施办法》对企业是机遇还是挑战? 企业究竟如何趋利避害,依法管理?我们特别邀请上海知名法律、法规专家、劳动争议处官员为您解析《实施办法》中的新规定,现场答疑解惑, 研讨企业在《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》和《 实施办法 》基础上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。 本课程针对《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》及其《实施办法》精心设计的每一个专题和每一个问题,都会深深打动您的思想,开拓您的视野。
【课程大纲】
一、 基本概念疏理
●职工带薪年休假之“职工”如何理解?
●“机关、团体、企业、事业单位等单位职工”之“等”如何理解?
●“连续工作满一年”与“累计工作满一年”如何理解?
●应休未休之带薪年休假另支付3%工资或2%?
●带薪年休假之“薪”如何理解?
●“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”“事假累计2天以上”如何理解?
●“应休而未休”如何理解?
二、冲突解决规范
●单位旧制度与新条例的冲突:高于条例标准的年假天数是否仍按3%支付?
●休假天数与休假周期的冲突:已近年底,休假天数超过本年度工作日怎么办?
●规章制度与法律规定的冲突;“年假须年内主动申请,否则视为放弃”是否合法?
●带薪假期与他种假期的冲突:规定“年假可用事假、病假等进行抵冲”是否合法?
●单位排假与个人择假的冲突;员工不愿休假,单位强制休假可否?如何进行?
●工作年限与自然年度的冲突:工龄处1年、1年、2年等临界点年假如何处理?
三、企业应对策略
●员工怠于递交累积工龄的证明材料,单位该如何应对?员工拖到211年递交相关材料,28年的年休假是否还要补足?
●员工同意休假,但仍然来单位上班,单位该如何处理?
●员工恶意不休年休假,而希望获得三倍的假期工资,单位该如何应对?
●应届毕业生,入职满12个月之日,其当年度带薪年休假为5天,还是按照当年度剩余天数按比例折算?
●今后,年休假的休假流程到底如何安排才是最合理、对单位最有利的?
四、疑难问题讨论、解答与经验交流
【
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解析与企业应对实务-上海工慧企业管理
信息来源:工慧企业管理服务外包网更新时间:2017-5-31浏览量:462字体大小:大 中 小
学习对象
课程目标
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解析与企业应对实务(北京,12月12日)
课程内容
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解析与企业应对实务(北京,12月12日)
【培训日期】28年12月12日下午半天
【培训地点】北京
【课程背景】
自去年27年12月7日通过《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》后,有关这一职工福利的话题就一直没有停止过。28年9月18日 , 《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》在万众期待下终于发布了,也引来了无数的关注和议论,《实施办法》 明确了新员工入职后年假的计算方式、离职员工年假工资的计算问题、员工自愿放弃年假的处理等一系列的问题。《实施办法》对企业是机遇还是挑战? 企业究竟如何趋利避害,依法管理?我们特别邀请上海知名法律、法规专家、劳动争议处官员为您解析《实施办法》中的新规定,现场答疑解惑, 研讨企业在《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》和《 实施办法 》基础上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。 本课程针对《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》及其《实施办法》精心设计的每一个专题和每一个问题,都会深深打动您的思想,开拓您的视野。
【课程大纲】
一、 基本概念疏理
●职工带薪年休假之“职工”如何理解?
●“机关、团体、企业、事业单位等单位职工”之“等”如何理解?
●“连续工作满一年”与“累计工作满一年”如何理解?
●应休未休之带薪年休假另支付3%工资或2%?
●带薪年休假之“薪”如何理解?
●“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”“事假累计2天以上”如何理解?
●“应休而未休”如何理解?
二、冲突解决规范
●单位旧制度与新条例的冲突:高于条例标准的年假天数是否仍按3%支付?
●休假天数与休假周期的冲突:已近年底,休假天数超过本年度工作日怎么办?
●规章制度与法律规定的冲突;“年假须年内主动申请,否则视为放弃”是否合法?
●带薪假期与他种假期的冲突:规定“年假可用事假、病假等进行抵冲”是否合法?
●单位排假与个人择假的冲突;员工不愿休假,单位强制休假可否?如何进行?
●工作年限与自然年度的冲突:工龄处1年、1年、2年等临界点年假如何处理?
三、企业应对策略
●员工怠于递交累积工龄的证明材料,单位该如何应对?员工拖到211年递交相关材料,28年的年休假是否还要补足?
●员工同意休假,但仍然来单位上班,单位该如何处理?
●员工恶意不休年休假,而希望获得三倍的假期工资,单位该如何应对?
●应届毕业生,入职满12个月之日,其当年度带薪年休假为5天,还是按照当年度剩余天数按比例折算?
●今后,年休假的休假流程到底如何安排才是最合理、对单位最有利的?
四、疑难问题讨论、解答与经验交流
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