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企业管理培训 > 企业内训 > 大客户销售实战与演练-上海工慧企业管理
学习对象
大客户销售代表、大客户经理、售前支持与售后服务人员、市场人员
课程目标
1、 解读大客户的定义、特征,以便深入了解大客户的需求层次;
2、 正确定位大客户销售理念,建立“以客户为中心”的大客户销售模式;
3、 掌握大客户销售模式建立的三大步骤,充分发掘客户需求,做好售前准备;
4、 教会学员如何在大客户销售中巧妙规避、克服各种销售陷阱和突破销售瓶颈;
5、 帮助提高大客户销售中签约的成功率。
课程内容
一、大客户的定义及特征
1、 大客户的定义
2、 大客户的特征
3、 大客户采购主体的六个需求层次
4、 案例分析
二、大客户销售理念的正确定位
1、 传统营销学中的经典4P理论
2、 现代营销学中的4C理论
3、 “以客户为中心”的大客户销售模式的概念
4、 “以客户为中心”的大客户销售模式的特点及优势
5、 “以客户为中心”的大客户销售中的注意事项
三、学会建立“以客户为中心” 的大客户销售模式
1、 步骤一:大客户销售前的具体准备工作
1) 大客户销售前需要掌握的7大类必备销售情报
2) 通过“销售漏洞理论”正确理解大客户销售中挖掘新客户的重要意义
3) 大客户销售中潜在销售数据分类及有效管理
4) 大客户销售中开发新客户的有效渠道与科学手段
2、 步骤二:学会通过电话沟通获得大客户面谈机会
1) 电话沟通前12种物品的准备
2) 与大客户电话沟通前心态的准备
3) 尝试与决策者联系
4) 恰当的自我介绍
5) 确定客户的需求
6) 塑造产品的价值
7) 大客户电话拜访中有效聆听客户的12条准则
8) 假设成交的技巧
9) 确立随访要求
3、 步骤三:“以客户为中心”的大客户销售面访全程解析
1) 如何在会谈开始时率先打破沉默,营造良好氛围
2) 如何在第一次见面就努力与大客户建立信任关系
3) 面谈中如何通过正确的提问深入挖掘客户的需求(SPIN技巧)
4) 学会善于倾听大客户的“心声”
5) 学会解读客户的肢体语言
6) 学会销售解决方案,而不仅是产品(FAB技巧)
7) 向决策群体销售中的注意事项
8) 大客户销售面谈中应对拒绝的正确步骤
9) 选择最合适的时机成交
10)正确认识大客户销售中回访的重要性
四、销售人员的自我管理
1、 保持高度的热情
2、 设置合理的目标
3、科学的时间管理
大客户销售实战与演练-上海工慧企业管理
信息来源:工慧企业管理服务外包网更新时间:2017-5-31浏览量:208字体大小:大 中 小
学习对象
大客户销售代表、大客户经理、售前支持与售后服务人员、市场人员
课程目标
1、 解读大客户的定义、特征,以便深入了解大客户的需求层次;
2、 正确定位大客户销售理念,建立“以客户为中心”的大客户销售模式;
3、 掌握大客户销售模式建立的三大步骤,充分发掘客户需求,做好售前准备;
4、 教会学员如何在大客户销售中巧妙规避、克服各种销售陷阱和突破销售瓶颈;
5、 帮助提高大客户销售中签约的成功率。
课程内容
一、大客户的定义及特征
1、 大客户的定义
2、 大客户的特征
3、 大客户采购主体的六个需求层次
4、 案例分析
二、大客户销售理念的正确定位
1、 传统营销学中的经典4P理论
2、 现代营销学中的4C理论
3、 “以客户为中心”的大客户销售模式的概念
4、 “以客户为中心”的大客户销售模式的特点及优势
5、 “以客户为中心”的大客户销售中的注意事项
三、学会建立“以客户为中心” 的大客户销售模式
1、 步骤一:大客户销售前的具体准备工作
1) 大客户销售前需要掌握的7大类必备销售情报
2) 通过“销售漏洞理论”正确理解大客户销售中挖掘新客户的重要意义
3) 大客户销售中潜在销售数据分类及有效管理
4) 大客户销售中开发新客户的有效渠道与科学手段
2、 步骤二:学会通过电话沟通获得大客户面谈机会
1) 电话沟通前12种物品的准备
2) 与大客户电话沟通前心态的准备
3) 尝试与决策者联系
4) 恰当的自我介绍
5) 确定客户的需求
6) 塑造产品的价值
7) 大客户电话拜访中有效聆听客户的12条准则
8) 假设成交的技巧
9) 确立随访要求
3、 步骤三:“以客户为中心”的大客户销售面访全程解析
1) 如何在会谈开始时率先打破沉默,营造良好氛围
2) 如何在第一次见面就努力与大客户建立信任关系
3) 面谈中如何通过正确的提问深入挖掘客户的需求(SPIN技巧)
4) 学会善于倾听大客户的“心声”
5) 学会解读客户的肢体语言
6) 学会销售解决方案,而不仅是产品(FAB技巧)
7) 向决策群体销售中的注意事项
8) 大客户销售面谈中应对拒绝的正确步骤
9) 选择最合适的时机成交
10)正确认识大客户销售中回访的重要性
四、销售人员的自我管理
1、 保持高度的热情
2、 设置合理的目标
3、科学的时间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