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企业管理培训 > 企业内训 > 水平营销:跳出盒子的思考-上海工慧企业管理
学习对象
参加对象:总经理/副总经理,营销总经理/营销副总经理/CMO/运营总监,营销经理/销售经理/产品经理,从事营销工作的专业人员
课程目标
● 课程目标
1、本课程的最大目标是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源自横向思维的水平营销(Lateral Marketing)模式,课程的主旨是引入横向思维作为传统纵向思维的补充,形成一个有效的创新模式,形成一个有效的创新模式,协助企业在产品愈趋同质和超竞争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、
2、课程将引导学员先了解传统纵向营销的优势与不足,然后掌握水平营销的“三个步骤”和“六种激发突破性创意的技巧(六面镜子)”,再用三项逻辑性的技巧评估逻辑思维、
3、此外,基于全球实践经验,本课程还将对水平营销的实施和管理提出有效建议、
● 课程特点
1、结合菲利普-科特勒博士的国际畅销书《水平营销》开发而成,代表着营销创新的最新发展方向、
2、把复杂的创新思路用实用、简洁的模型和方法来阐述,更利于学员掌握和运用、
3、课程融合了全球及中国众多企业的水平营销成功实例,学员可以广泛借鉴使用、
4、小组讨论、学习游戏、反馈练习等手段有助于强化学习效果,效果为全球见证、
课程内容
课程大纲
1.为什么需要水平营销?
1) 市场演变状况
2) 竞争加大下的创新挑战
3) 传统营销创新的困境
2.传统营销创新技巧剖析
1) 纵向营销创新方法回顾
2) 纵向营销思维模式的优劣势
3.水平营销实施过程
1) 何谓是水平营销?
2) 水平营销模式讲解
3) 水平营销创造性思维的三个基本步骤
4) 两种营销模式之比较
4.水平营销步骤一:寻找焦点
1) 寻找焦点的市场维度
2) 运用技巧选择突破
3) “两只眼睛”工具运用
5.水平营销步骤二:横向置换
1) 认识水平思维的六大方法
2) 运用“替代法”进行横向置换
3) 运用“反转-法”进行横向置换
4) 运用“组合法”进行横向置换
5) 运用“夸张法”进行横向置换
6) 运用“去除法”进行横向置换
7) 运用“换序法”进行横向置换
6.水平营销步骤三:建立联结
1) 通过追踪购买过程实现创新
2) 创新中的变消极为积极
3)反向创新技巧:制造可能,调整刺激
4)三种联结技巧的实际运用
7.水平营销与纵向营销的互补性
1) 两种营销模式特性比较
2) 两种营销模式的互补性
水平营销:跳出盒子的思考-上海工慧企业管理
信息来源:工慧企业管理服务外包网更新时间:2017-5-31浏览量:201字体大小:大 中 小
学习对象
参加对象:总经理/副总经理,营销总经理/营销副总经理/CMO/运营总监,营销经理/销售经理/产品经理,从事营销工作的专业人员
课程目标
● 课程目标
1、本课程的最大目标是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源自横向思维的水平营销(Lateral Marketing)模式,课程的主旨是引入横向思维作为传统纵向思维的补充,形成一个有效的创新模式,形成一个有效的创新模式,协助企业在产品愈趋同质和超竞争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、
2、课程将引导学员先了解传统纵向营销的优势与不足,然后掌握水平营销的“三个步骤”和“六种激发突破性创意的技巧(六面镜子)”,再用三项逻辑性的技巧评估逻辑思维、
3、此外,基于全球实践经验,本课程还将对水平营销的实施和管理提出有效建议、
● 课程特点
1、结合菲利普-科特勒博士的国际畅销书《水平营销》开发而成,代表着营销创新的最新发展方向、
2、把复杂的创新思路用实用、简洁的模型和方法来阐述,更利于学员掌握和运用、
3、课程融合了全球及中国众多企业的水平营销成功实例,学员可以广泛借鉴使用、
4、小组讨论、学习游戏、反馈练习等手段有助于强化学习效果,效果为全球见证、
课程内容
课程大纲
1.为什么需要水平营销?
1) 市场演变状况
2) 竞争加大下的创新挑战
3) 传统营销创新的困境
2.传统营销创新技巧剖析
1) 纵向营销创新方法回顾
2) 纵向营销思维模式的优劣势
3.水平营销实施过程
1) 何谓是水平营销?
2) 水平营销模式讲解
3) 水平营销创造性思维的三个基本步骤
4) 两种营销模式之比较
4.水平营销步骤一:寻找焦点
1) 寻找焦点的市场维度
2) 运用技巧选择突破
3) “两只眼睛”工具运用
5.水平营销步骤二:横向置换
1) 认识水平思维的六大方法
2) 运用“替代法”进行横向置换
3) 运用“反转-法”进行横向置换
4) 运用“组合法”进行横向置换
5) 运用“夸张法”进行横向置换
6) 运用“去除法”进行横向置换
7) 运用“换序法”进行横向置换
6.水平营销步骤三:建立联结
1) 通过追踪购买过程实现创新
2) 创新中的变消极为积极
3)反向创新技巧:制造可能,调整刺激
4)三种联结技巧的实际运用
7.水平营销与纵向营销的互补性
1) 两种营销模式特性比较
2) 两种营销模式的互补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