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企业管理培训 > 企业内训 > 非财务经理的成本分析与控制-上海工慧企业管理
学习对象
本课程适合需要全面提升成本管控能力的职业人士,比如各职能部门经理/主管,财务经理/主管/成本核算人员等中高层管理者
课程目标
【课程收获】
1、区分损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
2、陈述从战略的角度重新定位成本管理的方法
3、描述持续改进的五个步骤
4、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原理/流程
课程内容
一、成本与决策损益表的上线和底线
1、案例分析:是否接受这份订单?
2、成本决策应注意哪些问题?
3、为什么局部最优≠全局最优?
4、别忘了现金流
二、成本是怎样炼成的
1、成本的三要素
2、如何根据生产流程确定成本核算方法
3、如何区分损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
4、标准成本测算举例
5、如何保证原料价格的相对稳定?
6、如何按生产计划确定员工人数/人工成本
7、部门费用预算的三大注意
8、经济采购量的预测方法
三、成本习性分析
1、如何测算企业的保本点
2、贡献毛益法实例分析
3、低杠杆企业的经营关注点在哪里?
4、如何改善高杠杆企业的体质?
5、产品组合对经营结果的影响
6、固定成本与决策的关系
7、案例分析 - 自制还是外购?
8、案例分析 - 生产加工的优先排序
四、成本与流程优化
1、时间也是成本 - 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两个时间
2、为什么要优化流程
3、制约理论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
4、如何识别流程中的“瓶颈”?
5、持续改进的五个步骤
6、优化流程的几个基本思路
7、案例分析 - 如何给“瓶颈”松绑?
五、如何从源头上控制成本?传统成本核算/控制方法的局限性
1、案例分析:为什么采用不同的成本分摊法会导致不同的结论?
2、作业成本法核算原理/流程
3、活动引发成本—成本动因分析
4、如何区分策略性成本与非策略性成本?
5、如何识别增值活动VS非增值活动
6、降低成本从时间管理开始
7、案例分析 – 为什么水泵的价格“跌跌不休”?
六、如何降低资金成本?
1、资产负债表的五大块/两个平衡
2、流动资金的定义/计算方法
3、如何随时计算/缩短应收款周转天数?
4、如何实施有效的存货管理/控制?
5、维持企业正常运营至少需要多少流动资金?
6、资产增加就意味着保值/增值吗?
7、资本性支出前先算帐
8、资本结构的五种情况
9、如何恰当使用财务杠杆?
1、驱动企业增长的三个引擎
11、经济增加值(EVA)的理念及应用
12、案例分析 - 如何提高企业的“经济增加值”?
七、成本与绩效考核
1、三种责任中心
2、如何让绩效考核成为战略管理的工具
3、利润中心主要绩效指标
4、成本中心主要绩效指标
5、投资中心主要绩效指标
6、能否将成本中心作为利润中心考核?
7、案例分析 —如何核算/分析质量成本?
8、案例分析 – 废品率是否越低越好?
非财务经理的成本分析与控制-上海工慧企业管理
信息来源:工慧企业管理服务外包网更新时间:2017-5-31浏览量:232字体大小:大 中 小
学习对象
本课程适合需要全面提升成本管控能力的职业人士,比如各职能部门经理/主管,财务经理/主管/成本核算人员等中高层管理者
课程目标
【课程收获】
1、区分损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
2、陈述从战略的角度重新定位成本管理的方法
3、描述持续改进的五个步骤
4、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原理/流程
课程内容
一、成本与决策损益表的上线和底线
1、案例分析:是否接受这份订单?
2、成本决策应注意哪些问题?
3、为什么局部最优≠全局最优?
4、别忘了现金流
二、成本是怎样炼成的
1、成本的三要素
2、如何根据生产流程确定成本核算方法
3、如何区分损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
4、标准成本测算举例
5、如何保证原料价格的相对稳定?
6、如何按生产计划确定员工人数/人工成本
7、部门费用预算的三大注意
8、经济采购量的预测方法
三、成本习性分析
1、如何测算企业的保本点
2、贡献毛益法实例分析
3、低杠杆企业的经营关注点在哪里?
4、如何改善高杠杆企业的体质?
5、产品组合对经营结果的影响
6、固定成本与决策的关系
7、案例分析 - 自制还是外购?
8、案例分析 - 生产加工的优先排序
四、成本与流程优化
1、时间也是成本 - 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两个时间
2、为什么要优化流程
3、制约理论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
4、如何识别流程中的“瓶颈”?
5、持续改进的五个步骤
6、优化流程的几个基本思路
7、案例分析 - 如何给“瓶颈”松绑?
五、如何从源头上控制成本?传统成本核算/控制方法的局限性
1、案例分析:为什么采用不同的成本分摊法会导致不同的结论?
2、作业成本法核算原理/流程
3、活动引发成本—成本动因分析
4、如何区分策略性成本与非策略性成本?
5、如何识别增值活动VS非增值活动
6、降低成本从时间管理开始
7、案例分析 – 为什么水泵的价格“跌跌不休”?
六、如何降低资金成本?
1、资产负债表的五大块/两个平衡
2、流动资金的定义/计算方法
3、如何随时计算/缩短应收款周转天数?
4、如何实施有效的存货管理/控制?
5、维持企业正常运营至少需要多少流动资金?
6、资产增加就意味着保值/增值吗?
7、资本性支出前先算帐
8、资本结构的五种情况
9、如何恰当使用财务杠杆?
1、驱动企业增长的三个引擎
11、经济增加值(EVA)的理念及应用
12、案例分析 - 如何提高企业的“经济增加值”?
七、成本与绩效考核
1、三种责任中心
2、如何让绩效考核成为战略管理的工具
3、利润中心主要绩效指标
4、成本中心主要绩效指标
5、投资中心主要绩效指标
6、能否将成本中心作为利润中心考核?
7、案例分析 —如何核算/分析质量成本?
8、案例分析 – 废品率是否越低越好?